共 2000 篇文章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连遭中朝人民军队沉重打击后,被迫与我停战谈判。谈判地点在开城以东的板门店。我师(65军194师)担任保卫开城的任务。67高地之敌位于谈判会址板门店以南五公里,直接影响到谈判。代表团团长李克农问师长赵文进:“你们有把握打下67高地吗?”师长说:“有把握,坚决完成任务!”师长把攻打67高地的任务交给582团。该团二营一部于1952年10月2日向67高
2021-08-18
互动:112
董存瑞家的后院不大, 主要存放着高粱、葵花等各种庄稼秸秆,也存放着已经不用但又舍不得扔掉的破席卷、破筐头、烂家具等物,还挖了个山药窖。那个山药窖不到两丈深,底部还挖着一丈多长、一人多高、五尺多宽的横道,用于储藏东西。由于山药窖里东暖夏凉,平常年份就存放些山药。自从日本鬼子来了之后,董存瑞和董全忠又把家里的大部分粮食也藏到了这个山药窖里。 一天上午,爷俩又把一
2021-08-18
互动:14
董存瑞的故事
董全忠正蹲在院里磨镰刀,身旁还放着已经磨好的三把镰刀。董存瑞完成了拾废铁的任务,拉着毛驴走进院里。董全忠问:“咋这么早就回来了?拾够没有?”放下手里镰刀,起身帮董存瑞从毛驴身上抬下龙驮。 “拾够了。”董存瑞把毛驴拉进驴圈里。 这时,季德贵走进院来。 “德贵来了,先进屋吧。”董全忠招呼到。 “不了,我跟四虎子安排点任务。
2021-08-18
互动:13
董存瑞的故事
感谢你点燃我们的激情岁月 ——致周建琨书记 知道这一天一定会来 真的来了 还是感到突然 感谢你为我们留下了 许许多多 记得你来看我们 与我们共同听了一课 记得你是最后一次 在我们的课堂上 给予我们—— 永远的鼓励 发自内心的希望 一颗成熟的种子 满满地希望 在年轻人的心田里 发芽,茂盛生长
2021-08-17
互动:68
· 普工 既然,我已无法坚持 想那流水线的匆忙 我依靠内心残存的一点梦想 支撑疲惫的眼皮 努力才能凝望,那依旧不能给你的幸福 想你的生活能够丰盛 我不惧千万里的行程 忍受一路的颠簸 原也只是为了四季 能有鲜艳的花朵怒放 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 仿佛日日只能重复 仿佛在前生已熟悉的 一个动作 · 一天 瘦削
2021-08-17
互动:14
十多天后,百姓们开始收秋了。土帽山的山头上栽上了一棵消息树。这一天,连柱手拿红缨枪站在消息树下站岗,董存瑞也拿着红缨枪走上山头,问到:“没有情况吧?” “没有。” “刚才季大伯说了,日本鬼子闹粮荒,让咱儿童团和民兵站好岗,严防鬼子进村抢粮。” “我这儿你就放心吧,只要鬼子从杨家山那边一露头,我就放倒消息树。” 这时,山下
2021-08-17
互动:22
董存瑞的故事
王平刚讲完石裕民壮烈牺牲的故事,魏玉章和八路军战士小李手提着长枪急急忙忙走进教室来:“王主任,有两个黄狗子朝村里走来了。” “后面有没有跟着鬼子的大队人马?” “没有。” “看样子敌人不是来‘扫荡’的,也不是来刺探情报的,可能是找吕吉福办什么事来的,说明我们在南山堡没有暴露。魏队长,你们继续暗中监视,如果进了吕
2021-08-17
互动:25
董存瑞的故事
2021年8月16日,闻阿富汗总统为避免发生“流血事件”,于前夜飞往塔吉克斯坦,有感。
2021-08-16
独坐幽篁里
互动:64
“人名”入诗古来有之,作为伟人,毛泽东既是诗人政治家,又是政治家诗人,他在创作充满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词时,常用“人名”为诗词增亮添彩。 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妙用“黄公略” 1930年6月,当时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共中央负责人指派中央特派员涂振农到闽西汀州命令红军趁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混战
2021-08-16
互动:109
旧版《北京人》庄谐杂出,具有“静中有闹”,“哀中有喜”的复杂风格。新版剧作从“悲、喜、闹”剧纯化为“悲剧”,以剧作“原始蛮力”及“实验性”的丧失换得了“诗意”的永恒。
2021-08-16
姚丹
互动:22
董存瑞当上儿童团长没几天,季德贵就从铁匠炉用毛驴驮回了红缨枪。当天下午,三十五支红缨枪分成三堆架在谷场上。儿童团们在董存瑞和杨老师的组织下,开始军亊训练。娃娃们进行军亊训练,这在南山堡是破天荒的新鲜亊,招来了许多男女老少看热闹。 董存瑞让儿童团员们列好队,学着王平的架式开始讲话:“儿童团同志们,咱们村的儿童团就是抗日的儿童团,就是一边学习、一边抗日的儿童
2021-08-16
互动:17
董存瑞的故事
几天后,在王平的操持下,董存瑞和满银、存理、连柱、长锁、三牛、二旦以及村里许多半大儿童又坐在龙王庙的西房里念上书了。这天早晨,他们刚坐在教室里,王平身穿八路军衣裳、身挎驳壳枪,领着身穿着半旧学生服的杨老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咱们这个学校开学了,现在我给介绍一下新来的老师。这位老师姓杨,同学们就叫他杨老师吧。请同学们热烈欢迎杨老师。” 董存
2021-08-16
互动:12
董存瑞的故事
“叔,叔,我,我哥被警,警察抓,抓走了。”我正在抠掐房后院墙上的丝瓜秧,刚刚把两节旁生的小笼头掐掉,未及扔到地上,小涛一脸慌乱闯了进来,通红的脸上滴着汗水,那样子像被谁千里追赶后,因看到我觉得自己获得了一线生机一般,气喘吁吁地对着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警,车,警车刚出村口。” 我把丝瓜龙头扔在身后的墙角边,两手不自觉地合在一起反复搓了搓,对着小涛指了指后院
2021-08-15
互动:93
献礼片《革命者》和同样是献礼片的电视剧《大决战》《金刚川》一样被喷得鼻青脸肿。 网上吐槽中有一句话一针见血,“这是用布尔乔亚的腔调讲布尔什维克的故事”。 无论影视资本把商业爽片的套路玩得多么纯熟,多么的煽情,仪式美学的外衣多么华丽,因为真实的历史不在现场,革命也只能无奈地脱缰而去,《革命者》最终成了资本流量的主旋律。 不想更多地罗列现代电影
2021-08-15
互动:227
自从王平说了要成立儿童团,董存瑞又跟军事训练较上劲了。第二天一大早,吃完饭就来到了谷场,魏玉章早已带领民兵训练上了。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插在队列里就按照魏玉章的口令做着各种军事动作。 魏玉章边喊口令边走到董存瑞跟前,喊了声:“立正!” 董存瑞和所有民兵马上立正站好。 “四虎子,民兵训练是民兵的事,你既不是民兵也不是战士,别跟着瞎闹。”
2021-08-15
互动:10
董存瑞的故事
一九四二年,日本鬼子采用“中心突破”“ 分进合击”“ 铁壁合围”“ 驻屯扫荡”“ 梳剔扫荡” 等战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最频繁最残酷的“扫荡”。 龙延怀县大队突出重围,深入敌占区,寻机打击敌人,取得了重大胜利,终于迎来了充满希望的一九四三年。这一年董存瑞十四岁了。 刚开春,庄户人就忙乎开了,有刨茬子的,有往
2021-08-15
互动:9
董存瑞的故事
一九四二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平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大“扫荡”。南山堡的抗日工作又面临着严峻考验。一天黑夜,季德贵、曹万贵、耿世昌、魏玉章、曹万库等人在龙王庙开会。曹万贵说:“最近日本鬼子‘扫荡’很历害,今天区上托人捎来信,要我们秘密行动,做好自我保护。” 季德贵忧虑地说:“我看这两天吕吉福挺活跃,看样子,日本鬼子的&lsqu
2021-08-13
互动:16
董存瑞的故事
今年是个丰收年。粮食丰收了,石裕民和鹤鸣等同志的革命工作也丰收了。一天,他们把董全忠、曹万贵、曹万库、季德贵、耿世昌和其他二十多个积极分子召集到一块,在南山的一个山洞里召开了秘密会议,大伙把曹万贵选为农会主任,把季德贵选为副主任。 一天黑夜,一勾弯月挂在天空,吕吉福家的院里除顺亮外,都睡觉了,很寂静。因为有只大母羊快产羔了,顺亮提着个保险灯从屋里出来,去羊圈看羊。
2021-08-13
互动:18
董存瑞的故事
丁玲的生命历程恰与中共革命实践兴起、探索与展开的过程相互对应,丁玲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正内嵌于她这一不断变迁的生命历程之中。
2021-08-12
潘炜旻
互动:32
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顺亮放羊回来刚进屋。忽然,吕吉福破门而入,喊到:“去挑担水去。” “东家,我刚回来,等会儿我就去。” 别看吕吉福跟董存瑞打架是手下败将,但要跟顺亮、三牛、二旦他们打架,挺有“本亊”的。当下他就睁开大眼,恶狠狠地说:“等会儿?等你爹个蛋。”扑向顺亮,一手抓住顺亮的前襟,另一手左右开弓,打了两个耳光,又把顺亮拖出小
2021-08-12
互动:18
董存瑞的故事
一九四零年春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距离南山堡村只有四十里远的大海坨建立了平北抗日根据地。同时也建立了龙延怀联合县民主政府,又将辖区划分为八个区,南山堡村划归龙延怀联合县第三区。第三区的第一任主任石裕民到南山堡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 这一天,父亲董全忠正在土帽山那四亩地里锄高粱。董存瑞把毛驴放在土帽山坡上后,就拎着筐在山坡上开始挖野菜。石裕民身穿粗布
2021-08-12
互动:15
董存瑞的故事
吐槽电视剧《大决战》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热点。 尽管还有十几集没有播出,但是网络交流平台上扒出的“糟点大全”已经足够为其作出最后的宣判。舆论直指此剧搞历史虚无,有人甚至呼吁停播。 商业爽片还是主旋律,这是舆论的根本焦点。这样的东西配不配作为100周年庆生的祭品,这是所有吐槽后面的追问。 影视是生产价值观的行业,这部电视剧正在检验人们的历史认
2021-08-11
互动:488
1959年,李晓明、韩安庆创作的反映冀南抗日的长篇小说《平原枪声》首次出版,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作品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平原枪声》多次再版并被改编为连环画、电视连续剧、电影、评书等,在全国广为传播,影响了几代人。《平原枪声》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李晓明与战友们在冀南抗战时期艰苦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枣北县敌后抗战的亲历者和领导者 李晓明原名李鸿
2021-08-11
互动:60
收秋快要结束了,山上的草木依然绿意浓浓的。董存瑞和满银拉着毛驴同存理、连柱、长琐、二旦、三牛来到山坡上,顺亮赶着羊群也向南山坡走来。 满银挥挥胳臂,喊到:“顺亮,在这儿呢。” 顺亮也挥挥手臂:“看见了。”挥着放羊鞭,赶着羊群上了山坡。 “顺亮哥,别着急。” 顺亮丢下羊群,只身跑到董存瑞面前:“四蛋。” “顺亮
2021-08-11
互动:19
董存瑞的故事
转眼到了收秋季节,董全忠也和其它庄户人一样,开始了盼望已久的收秋。这天早晨,董存瑞、董全忠和母亲拉着毛驴,拿着镰刀,走在小北梁的那条小路上,要去北疙瘩割谷子。这条小路旁边有块小地,是董全忠家的,种的是黄豆,干拉拉的豆角子,在路边显得特别抢眼,谁见谁夸。 一家三口人来到豆地边上停住脚步。董全忠走进豆地里扒拉了一下豆秧子,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听声音就知道,豆角子
2021-08-11
互动:21
董存瑞的故事
延安文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次划时代的文化创造。它不仅开辟了中国文艺史的新纪元,而且为中华民族建造了一座煊赫千古的精神丰碑。
2021-08-10
刘润为,杨毓康
互动:73
吕吉福和刘四、吕二总计剩下六条狗了。为了对付董存瑞,吕吉福又让刘四找了个最偏僻的山弯,把这六条狗训练了十多天。 一天,日军驻沙城最高长官增田少佐和吉川中队长领着一个小队的日本鬼子和二十多个伪军来到吕吉福家里。吕吉福和吕大肚点头哈腰地把他们迎进家里的堂屋里。增田走到八仙桌旁,把指挥刀放在八仙桌上,旁若无人地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吉川和翻译站在增田身后。
2021-08-10
互动:16
董存瑞的故事
一天,董全忠抱着一捆刚从地里割回来的青草走进驴圈,放进槽里,看了看毛驴,又摸了摸毛驴脊梁,自言自语地说:“这几个月光给喂草了,该给加点料了。”走出驴圈,从身上拿出一把钥匙,走到小西屋门口前,打开锁子,开门进去,从小囤子上拿起个葫芦瓢,正要从窗户前的小缸里盛高粱,忽然发现小缸里只有半缸高粱了,大吃一惊:“这…,这咋成半缸了?”又看看其它缸和小囤子里的粮食都
2021-08-10
互动:12
董存瑞的故事
石碣湖边的吴用 侯国平 现代京戏《逼上梁山》,说的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高俅陷害,走投无路,只好冒着大雪上了梁山的故事。梁山好汉大多和林冲一样,都是被逼无奈,忍了又忍,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上了梁山的。 也有兴高采烈,自觉自愿上梁山的。智多星吴用就是另一番景象,吴用人称智多星,腹内藏雄兵,读过万卷书,但是这个人才一直未被组织部门发现,得不到提拔重用,只好在乡下教书,按
2021-08-09
互动:148
毛主席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在小时候就读过《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小说。毛主席读了这些故事后,就和小朋友乃至村里的老人们互相讲述。他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对这一点很纳闷。他开
2021-08-09
互动:257
董存瑞在长安岭应了十几天伕,跟美芳子打了十几天猎。看到美芳子无论是打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百发百中,让他惊叹不己。回到了家里,地里的茬子都刨完了,地也整好了,就等老天爷下场透雨播种了。就在这等雨播种之际,母亲和姐姐去杨家山姥姥家了,父亲放毛驴去了,家里就剩下董存瑞一个人了。这天,存理、满银、连柱、长锁从街门口轻手轻脚走进院里来。 “去场里玩玩打玉皇去?”
2021-08-09
互动:21
董存瑞的故事
正月刚过,山村就进入春忙季节。一天早晨,刘四一手提锣、一手拿锤,和吕吉福、吕二、一个伪军走进董存瑞家住的小巷来。 “吕二,冲着董全忠家,多吆喝几声。” 刘四敲了三声锣,吕二喊到:“各家各户请注意,大日本皇军为了防止八路共匪烧杀抢掠,保护老百姓安全,要在长安岭和王家楼修炮楼。从明天起,各家各户要出一个人,先去长安岭修炮楼。皇军为了防止刁民通共,在南山堡
2021-08-09
互动:19
董存瑞的故事
吉川来到南山堡布署了征伕修炮楼事宜后,转眼就过年了。这年的冬天,由于董存瑞帮忙,比往年多割了许多条子,董存瑞上了学堂,董全忠就夜以继日地编了许多筐,一直编到腊月二十一才住手。又连续几天,用毛驴把筐驮到沙城集市上卖掉,比往年多卖了几个钱。老汉十分高兴,买了许多年货,鼓鼓囊囊装了一口袋,用毛驴驮回了家。特别还买了家里从来都没买过的鞭炮。老伴和闺女把鼓鼓囊囊的口袋抬进屋里,张
2021-08-08
互动:20
回家一进门,董存瑞就把毛驴缰绳交给了姐姐董存娥,向街门口跑去。 “快吃饭了,又干啥去?”母亲急忙喊。 “一会儿就回来。”董存瑞跑出了街门。 看着跑出街门的董存瑞,董全忠说:“刚回来就往出跑,家里一会儿也关不住。” 董全忠和老伴卸下驮在毛驴身上的条子。董全忠从董存娥手里接过缰绳,把毛驴拉进圈里,拴好,看看槽里的草,拍拍身上的土,和
2021-08-08
互动:17
董存瑞的故事
董存瑞从毛驴身上栽下来,滚下山坡,身上受了好几处伤,在家里呆了十多天,伤口长住了。由于顺亮没有告诉他从毛驴身上栽下去的真正原因,他也一直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才从毛驴身上栽下去的。再加上父亲董全忠也不让他放毛驴了,消停了多半年。这多半年除去春天种种地,夏天锄锄地,秋天割割地,闲了就和小伙伴们玩玩捉迷藏、打玉皇之类的游戏,转眼到了初冬。这天,他又出去玩去了,董全忠正在编筐,老伴
2021-08-06
互动:13
董存瑞的故事
自从有了毛驴, 董存瑞的心思都放在毛驴身上了。白天放毛驴, 黑夜喂毛驴, 爷俩又在院里盖了个驴圈, 把个毛驴伺候的无微不至。一天,董存瑞身穿破旧粗布棉衣、脚穿砍山鞋,正在山坡上放毛驴,顺亮赶着一大群羊也走上山坡来了。顺亮也是董存瑞的好伙伴,比董存瑞大三岁,与董存瑞同住一条巷里。他放的这群羊是吕吉福家的。董存瑞上树跳水坑那年,顺亮的父亲董连成按照“借一还二&rdqu
2021-08-06
互动:12
董存瑞的故事
1 ×厂欢迎你 迎接新一批工人,带来全新空气 来到这里就会感到,到了人间地狱 ×厂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拥抱过后就会感到,不应该来到这里 不管新老工人,全都别想出去 谁让你们进来滴,我们欢迎你 我家养着很多狗,不听话就咬你 让你感到生不如死,为你留下回忆 天天加班连班,以为能够挣多滴 结果开饷才发现,还是一千几 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1-08-05
互动:173
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喜人。董全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在和老伴盘算着这块地能打多少谷子、那块地能收多少高粱、秋天能卖多少粮食、给闺女换几件衣裳、给儿子买顶毡帽、能过几天吃饱穿暖好日子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捍然发动了“七七亊变”,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八月份侵占了沙城后,黑手就伸向了沙城周围的乡村,也伸向了南山堡。董存瑞与他的小伙伴们也开始
2021-08-05
互动:20
董存瑞的故事
第二年春天,老天爷下了一场透雨。因为家里没有牲口,为了抢墒种地,董全忠借用了吕吉福家六个牛工。到了夏天,按照“一个牛工顶两个人工” 的规矩,董全忠应该给吕吉福家锄十二天地,当锄到第十一天的时候来事了。 这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了。董全忠同邻居季德贵和其他几个庄稼汉正在吕吉福家的一块地里锄高粱。季德贵说:“全忠大哥,啥地一到你手里,准能变成粮食窝窝。土
2021-08-05
互动:21
董存瑞的故事
新中国礼乐的编创集体对《白毛女》的不断加工和改编的“接力”,比正史更为客观地记载了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广度和高度。
2021-08-04
张晴滟
互动:49
相较于一些其他为人熟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著作,《暴风骤雨》更具有“图解政策”的意味,它体现了革命文艺再造经验时的缺陷与限度。
2021-08-04
梁帆
互动:42
在怀来县黄山北面的山坡上,有一个居住着七八十户人家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就是南山堡。村南有一大片土坯小院,其中一个土坯小院就是董存瑞的家。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烈士就出生在这个土坯小院里。父亲叫董全忠,母亲叫孙珍,上有三个姐姐,大姐叫董存娥,全家就靠几亩薄地为生,一年到头过着半糠半菜的生活。董存瑞的出生,彻底驱散了笼罩在董全忠心头那片“无儿”的阴云。为了让
2021-08-04
互动:17
董存瑞的故事
一九四八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阶段。国民党军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威逼下,由全面防御变成处处挨打,完全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国民党在热河的统治区域被迫收缩到两条孤立的战线上:一条是由平泉、承德、隆化、栾平组成的通往北京的公路线,另一条是由锦州、山海关组成的通往北京的铁路线。这两条线在北京交汇,对我军形成了东北战场与华北战场的战略隔
2021-08-04
互动:35
董存瑞的故事
听到“我的国庆记忆”这个题目,1995年西藏当雄的风雪之声立刻就在我的耳边鸣响起来。 【1995年10月1日在风雪弥漫的西藏当雄兵站】 这个国庆日,我是在海拔4200米的当雄兵站度过的。白天与官兵们一起唱歌欢庆,夜晚围着火盆烤火。这时我注意到,有个营长坐在火盆边织起毛衣,我感到稀奇。 由此发现,在这兵营里有一批官兵,会织毛衣。每当回去探亲,不少官兵把家务都包
2021-08-03
互动:48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我们对苏联文学经验的理解日趋复杂,对构造这些文学经验的苏联社会构造理解得更为丰富,相应地,我们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表达就会有更深一步的内在认识。
2021-08-02
夏天
互动:17
八一建军节有感 (三首) 一辛丑条约未敢忘中华屈辱令人伤外国欺我无还手人民鲜血涌流淌不屈儿女抛头颅前仆后继斗豺狼精卫填海永不屈寻找光明在何方二十月革命闪光芒送来马列神州扬划分阶级认敌我深入农村找力量井岗之火燃中国人民终建已武装更喜润之指明路八一红旗永飘扬 三社会主义建中国牛鬼蛇神一扫光尽管道路多曲折革命初心从未忘党指挥枪奔现代人民军队扫魍魉红色江山我
2021-07-31
互动:30
在本文中,张承志老师感受着泉州的花岗岩建筑艾苏哈卜寺带来的永恒魅力,并以广博的知识涉及回族史、伊斯兰史、考古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跟随张老师的文章,我们能从不朽的岩石中聆听古代的声音以及石头内里那些悲凉、真切的愿望。
2021-07-31
张承志
互动:30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参加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围绕农民、农村斗争的主题所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反映了在桑干河下游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里进行土地改革的故事。小说的写作开始于1946年11月,完成于1948年6月,几乎与当时的土改运动同一进程。“其间没有时间的距离,以从容地沉淀、过滤所取得的生活印象;没有历史的间隔,以利于对运动、对事件进行更充分的分析、评价,所写是
2021-07-30
互动:77
“形式不是为内容服务,而是成了内容本身。” 01 去年以来,因为新冠疫情的关系,看了不少“传染病灾难片”,包括《卡桑德拉大桥》(1976年,英国、意大利、西德)【点击阅读】、《极度恐慌》(1995年,美国)、《致命拜访》(2007年,美国、澳大利亚)、《感染列岛》(2009年,日本)、《传染病》(2011年,美国)、《流感》(2013年,韩国)、《釜山行》(2016年,韩国),等等。 看得多了,就对中
2021-07-30
互动:122